在李柱虎等几位德高望重之人带领下,逃难大军终于走出了山口,来到了海边。
只是刚一走出山口,眼前所见的一幕让李柱虎等人心都凉了半截:
山脚下面有条南北走向的小河,一眼看不到尽头。小河对面便是海滩滩头,滩头稀稀落落的建了一些小木屋。
整片海滩,同样也一眼看不到尽头。海滩滩头至山脚,宽仅约二十丈左右,全是沙石的荒地,根本就不可能垦荒耕种。
种不了粮食,仅靠出海捕鱼,以鱼充饥,如何养得活这一万多人的逃难大军?
李虎柱等几位德高望重的老者看了,立即沮丧的叹了叹气。
这与他们的想象完全不同,甚至是大相径庭。他们原以为到了海边,可以在出海捕鱼的同时,也开荒种地,解决最主要的粮食问题。
他们随即便聚在一起,商议一下,看下一步怎么办。
与他们不同的是,李二郎到了山口之后,立即从独轮车上跳了下来,向一旁的小山头爬去。
房玄龄、秦琼等“借尸还魂”的二十几人见了,连忙跟了过去,与他一起爬上了小山头。
李二郎登高望远,第一时间看的便是海滩那边。
当他看到海滩那里密密麻麻一大片一大片正在慢慢移动的东西时,他心里开心得差点跳了起来:
“哈哈,我猜得没错,这里的人果然不吃螃蟹!那蛏子、鲍鱼、生蚝等等贝壳类海鲜他们应该也不吃吧?还有紫菜、海带那些呢?看来,这里海边的人应该只吃海鱼。”
“圣上,那,那些都是无肠公子?啊,个头怎么这么大?”李二郎心里正乐开花时,站在他旁边的房玄龄也看到了海滩上密密麻麻的螃蟹,惊讶的问道。
李二郎闻言,点了点头。他自然知道房玄龄口中所说的“无肠公子”指的便是螃蟹。
在古代,螃蟹被称为“无肠公子”和“横行介士”。
“无肠公子”这一别称源于晋朝葛洪所著的《抱朴子·登涉》中记载:“无肠公子者,蟹也。”这个称呼形象地描绘了螃蟹没有肠道,且常在泥沙中横行移动的特点。
另一个别称“横行介士”则是对螃蟹的一种戏称,反映了螃蟹横着行走的特性。宋代的《蟹谱》中提到:“出師下砦之際,忽見蟹,則當呼爲横行介士,權以安衆。”
李二郎重生前熟读正史,也喜欢野史。他还知道一件事,螃蟹其实在古代早已被用作食材,尤其在唐宋时期,吃蟹更是成为了一种风尚。
宋仁宗就酷爱吃螃蟹,宫廷收购螃蟹的价格高达1000文一只,显示出螃蟹在当时的高端地位。
隋炀帝时期,吴郡进献的蜜蟹、糖蟹、糟蟹颇负盛名,成为贡品。
据《大业拾遗记》记载,隋炀帝对这些贡品极为赞赏,他将蟹壳揩擦干净,然后用金箔刻成的龙凤花云图案装饰其上,称其为“缕金龙凤蟹”。
唐玄宗李隆基同样也是螃蟹的爱好者,他不仅自己享用,还将螃蟹作为奖赏赐给大臣。
杜甫的《丽人行》中提到“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所送的珍馐当中就包括了生蟹。
唐代的诗人如李白、杜牧等人均有咏蟹的诗句,当时社会上层对螃蟹的喜爱已成为一种风尚。
在隋朝和唐朝,螃蟹不仅仅是餐桌上的美味,更是作为皇帝赏赐给大臣的珍贵物品,体现了皇权的恩典和朝廷的礼仪。例如,唐玄宗曾赐予宰相李林甫“生蟹一盘”,显示了皇帝与大臣间的亲密关系和朝廷的和谐氛围。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书包中文网】《神农道君》《我的师妹不可能是傻白甜》《跳崖后全京城追悔莫及》《精神病在废土当万人迷》《破云2吞海》《公路求生,神级宝箱开局》《仗剑独行斩鬼神》《长生家族:从开枝散叶开始》《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笔趣阁【bixige.com】第一时间更新《重生异世:假装成李世民》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