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老三告诉大嫂和大姐,他们青县也零星有了逃难的灾民。
“我朋友,咱们的父母官还上衙,应该还在可控范围内!”
老百姓的生存智慧,只要一县之长没跑路,问题都不大。
可以暂时放心一点点。
进城一趟除了看病和打探消息,她们还要采购一些全家过年用的物资。
都,过了腊八就是年呐。
家里的谷子和魔芋粉,是绝对不够吃到来年秋收的,翠花打算买些灰面。
大夏朝的面粉都有点发黄,可能是因为没有化学增白剂这类,所以面粉的颜色,都是原始的黄。
蜀地人管它叫做“灰面”!
这个灰面比起大米来,往里头掺和偷渡面粉更不明显。
只要留好老面团子,这面团发酵出来的大,就由厨子掌握了。
比起桥头镇,青县县城的物资要充足许多。
新灰面售价四十文一斤,陈面(伙计是前年的麦子)一斤也要二十文。
有弊利器在,翠花买了两百斤陈面,花了四两银子。
过年,少不得做腊肉。
不过也不用在县城里买。
大堂伯家今年养了三头猪,早就好的,卖给老袁家和二堂伯家各一头。
做腊肉还需要大量盐巴,蜀地多井盐,盐和铁,都不用被人卡脖子。
起来家里什么都缺,可最后,也就只买了一罐黑酱油、二十斤盐巴、还有半斤糖(麦芽糖)、一斤醋,少许的茱萸和花椒等调味料。
买完这些,还去布行扯了给全家做新衣裳的粗布,给袁老头打了两斤黄酒。
加上给袁大妹抓药的钱,翠花直到花光了十两银子,才罢手!
卖狼皮所得的三十两银子,顿时去了三分之一。
银子,可太不经花了!
看得袁大妹心疼得直抽抽,翠花还安慰她,钱去人安心。
用没了钱,那就回吧!
听儿媳妇买的陈面是新面粉的一半价格,老袁头还夸了翠花好几遍:“还是黑娃家的会过日子,新面,陈面咱也吃不太出来啊!都是一样顶饱,还是陈面好!”
他还颠颠的跑去堂兄家告知这一相因(捡便夷意思)!
其实比起往年的粮价,这哪里算便宜哦?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大将》《她不是潘金莲》《当医生遇到法医后》【手打小说网】《仙工开物》《吞噬星空2起源大陆我吃西红柿》《泰昌大明》《泼刀行》《闻此一生》【小粉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