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里人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趣阁bixig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周母的动作很是迅速,几乎刚吃过午饭,将儿子打发去照看当家的,她就领着儿媳出了门,临行前,还没忘记各准备一筐子鸡蛋。
周母名刘翠兰,娘家牛头村,在小溪村往北五公里外,而阮家所在的杏花村,则恰巧处于南边,方向相反,自然不能同路。
提着鸡蛋,阮柔边走边回顾着有关原身娘家的回忆。
一路上遇到熟悉的村人,也都客气打过招呼,做出一副忧愁状,与原主表现别无二致。
因着家中只有一双儿女,阮家爹娘对原主也十分疼爱,女儿出嫁,除给原主添置箱笼布匹等物,还额外给了十两的压箱底银子,在乡下可谓十分厚重。
原主嫁进来一年,周家条件过得去,倒也没眼皮子浅的动原主嫁妆,如今银子还在她手中,但一年来做绣活赚的钱几乎都用来改善生活,丝毫没有留余,至于先前说给周青远赶考用了,则全是她编的瞎话。
阮柔到的时候,阮父照常在后院的木工房赶制家具,阮母则在打理后院的一块小菜地。
女儿回来,阮母祁红又是高兴又是担心,“怎的这时候回来了,可是出了什么事。”
阮柔前世见过形形色色各种人,如今自然能瞧出眼前人的真心。
她放柔了声音安慰,“娘,我没事,是婆母让我回来一趟。”
提起亲家母,阮母就没个好气,“她让你回来干什么?“
天底下就没几对相处得好的婆媳,更何况周家那老婆子向来眼睛长在头顶上,她心疼闺女,当然看不惯对方。
“娘,等爹过来我再一起说吧。”
“对对对,你先坐,累了吧,我看你都瘦了。”
说着朝屋里喊,“石头,去给你姐冲碗红糖水。”
没一会,小石头应声而出,却是端着整四碗糖水,挨了亲娘一个脑门崩,“糖水不要钱呐。”
阮父掸干净身上的木屑,刚从后院走出来,见状笑道:“孩子心疼你呢。”
阮母遂不再说话。
一家四口齐齐喝着红糖水,阮柔只觉得嘴里甜滋滋的。
阮父发问:“可是有什么事?”
阮柔没有隐瞒,当即将周母的打算道出。
得知是来借银子买药,直性子的阮父当即开口,"要多少,家里多的没有,几两还是有的。
"
阮母却没他那么爽快,小心翼翼问道:“慧娘,你是怎么想的。”
若女儿执意要借,她也只能给银子,可到底女婿已经去了,她不得不多想一层。
阮柔意外于这个妇人的机敏,却也欣喜有人配合,“我,我不知道,婆母她不想卖地。”
意在提醒周家还有十几亩地,并不是真的缺钱。
阮母似是这个时候才反应过来,“二十两,能借到那么多吗?”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