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上古文明》转载请注明来源:笔趣阁bixige.com
稻谷晒干后将其一一过称,统计后得到了这季的收获数字。环山一万一千五百多公斤,平均亩产一百二十八公斤。部落十亩达到一百三十六公斤,估计是熟地的缘故吧。
部落那边祁华决定在木墙外新开田地,我回部落时已经砍倒了二十几亩的树林。当我向祁华提出如何拔出树根后他犯难了,最后把原本打算开的五十亩降到现在准备着的二十六亩地。
即使有锄头,挖树根也是件很费力的事,更何况现在只有一些没有锋利度的石锄。后来白木用水牛和皮带帮祁华拔出了大部分木桩,而且还是在木桩被刨出了大部分的情况下。
十一月份的时候,部落这边才将二十六亩水田弄出来插上秧,当然这都是后话了。给祁华出了几个开田的方案后,另一件事吸引了我的注意力。
“族长,族长你看这个。”斟土兴冲冲的拿着几个碗跑过来对我说道。
“看什么,碗烧坏了?”我戏谑道。
“不是,你看看。”
我接过斟土的手里的碗一看让我大吃一惊,这碗上灰色一小块一小块的地方很滑实,仔细一看竟然是釉质。
真难想象斟土是怎么烧出有釉的碗,我忙问道:“这是怎么烧出来的?”
斟土一脸疑惑道:“不知道啊,这一窑出来后就有这样的碗了。”
“这样的碗有几个?”
“有十多个吧!”
“这些碗都在窑的什么位置?”
“大多在窑的底部”
和斟土边说边往土窑走去,烧出釉的窑刚出完陶器,我把头伸进去看了半天没发现什么特别的,这和我以前建造好后没太大变化,只是有点老化了。
看了一阵没什么发现,我就缩回头对斟土问道:“那你们这次的火温是不是有什么变化?”
“变化?这窑是斟尧烧的,问他!”斟土说完将正在和泥的斟尧拽了过来,斟尧一脸委屈的看着我。
“族长我……一直守着添火的,没有让它熄过,我也不知道怎么会这样!”
“别怕,又不是责备你,这次你可是烧出了好东西,你看这些平滑的小块叫做陶釉,有釉的陶器才是最好的!你再好好想想,从生火开始讲发生了什么?”此时内心很激动,急切想知道烧出釉的整个过程。
斟尧见这是好事便没有了之前委屈,表情自然起来。嘀咕道:“那我好好想想,有什么特别的情况呢!”
半响后他惊呼道:“对了族长,我点火的时候没点着,我就用稻草引火,我看见草灰飞进了窑炉。”
听完后我立马查看陶釉形状,果然陶釉的形状很像小段草灰的形状,有的还保留了草叶上的褶皱。
难道古人所上的釉是用草木灰?草木灰可以代替石英和长石?不管怎样先试一试再说。
斟土烧的窑陶器已经装进大半,我让他先把陶器都取出来。我和斟尧拿了大堆稻草,焚烧过后取来纯净无杂质的灰烬,找了一个陶罐洗净后将草灰放进罐中倒入清水搅均,浓度是将陶片放入拿出后,灰汁能够完全覆盖表面就可以了。
上釉时采用蘸水的方法,握住陶坯底部放入灰水中后拿起来正放在地上晾干,底部需要上釉就用手抹一些上去。
三人合力将一窑陶器全部上釉后,期待地坐在一旁等待水分蒸发。装窑的时候三人格外小心生怕把灰质碰掉,花了比平时两倍的时间后才将窑装好。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行云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趣阁bixig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