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第八十章 大案

摩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趣阁bixig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张居正见了朱翊钧的批示,心中给朱翊钧点了赞,知道皇帝终于明白了他的意思,对日后展布改革事也多了些信心。

他的角度和朱翊钧截然不同,在他内心深处,恨不得把离间君臣、败坏国事的余懋学给宰了,以为乱政者戒。

然而,为文官之首,儒学门徒,张居正必须坚持大明朝的政治正确——御史、科道言论自由。

反之为皇帝的朱翊钧,心里面是不想抓余懋学的,虽然其心可诛,但制衡之道也在这“可诛之心”上头,不然的话就把言官的操守看得太高了。

不管皇帝和首辅心里怎么想,令人无语的现实却是,想杀余懋学的一本本的上奏要保他;想轻轻放过余懋学的,却派锦衣卫将他从南京抓来,投入北镇抚司的大牢。政治的吊诡之处,即在于此。

首先被处置的,是“受贿妄言乱政”的王琢。锦衣卫拷掠不到两个时辰,王琢就如同竹筒倒豆子一般,把两淮盐商重金贿赂,买奏章杯葛晒盐之法的实情交代了出来。

说实话这是大明的穿越文化还没生发,王琢做梦也想不到朱翊钧清楚知道以后晒盐法才是主流。他的想法和全体朝臣差不多,应该是某个希求媚上的中官向皇帝说了晒盐法之利,皇帝在深宫拍脑袋决策才大兴晒盐。

既然可被言语动之,也会被言语反之。王琢在奏章里煞费苦心,说自己访了老盐工,“为之哂笑”。心说以皇帝年龄,被人耻笑了还不恼?只要恼了,必派员查看,那时才是上下其手的时候——盐商所要的,不过是朝廷派出钦差而已。

可惜这价值三千两的一本,把自己栽了进去。锦衣卫顺藤摸瓜,把贿赂御史的盐商一股脑提溜出来,全部押进京受审。

朱翊钧行事不像武宗,常有混不吝的时候,不跟朝臣讲道理。他最擅长的是后世我军的破敌要义:全力突破一点,然后以点带面,接着迂回包围——偶尔条件成熟了还有中心开花大餐等等。盐政和京营兴革,最能体现他的治政特点。

此次从王琢身上打开缺口,还不大挖特挖的话,如何对得起自己身上这身皇帝皮。

盐政官商勾结,朱翊钧用脚指头想,都知道早成痼疾。在盐政改革即将推出的时候,不把这盐政官收拾稳当,谈何兴革。

被捕盐商哪里受得了被朱翊钧亲自调教、指点过的锦衣卫,没留任何外伤,北镇抚司已让盐商们求死不能。

盐商金某交代两淮盐司每年私吞余盐一万万多斤,超过两淮几十家盐场正盐产量的两倍半——都混在他们盐商持引销售的正盐内一起发卖,沿途钞关等关节早已被他们尽数打通。

这大雷爆出,让已成为锦衣卫同知的王通大喜过望,立即密奏朱翊钧。

这每年一亿多斤的余盐之利,被官、商和沿途地方官尽数瓜分,中央大员以“冰敬、炭敬”方式分利。朱翊钧虽对大明盐政早有所料,但没想到他们干的如此奔放,命王通继续秘密深挖。

而后盐商王贡俞咬出户部盐司员外郎等明知两淮贩卖私盐之事,隐而不报,年收例银三千五百两,并有受托请超发盐引给勋贵之事,王贡俞是新进大学士王国光夹袋中私人,这里面的道道也不用多说。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新书推荐

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谍战风云录:大宋(HP)Forgive开局贪成五亿县令,女帝求我多贪点?穿成乖软夫郎的农家书生封地三年,百官跪求登基!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春枝缠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臭县令朕怀孕了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金玉满唐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大唐小说家大明风流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诸葛重生:众将士,随亮北伐!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玄天宗修行记事舔狗三年,只为开启军工系统最狂上门女婿大汉:开局刺杀刘彻,求诛九族我家娘子太体贴带着美女闯三国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全球沙化之我在异世攒功德乱世种田日常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继兄不善我在异世界召唤明末:边军不退朕,乃万岁!我在三国逆转乾坤倒拔三国谍海无名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