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龙攀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趣阁bixig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现在已经二月二了,可没有来的时候冷,贴暖宝的注意点,别烫着。”
近一个月的拍摄,剧组的拍摄愈发顺利。
李南池拿着大喇叭对着群演喊,“咱们今天要拍渡边的工兵扫雷戏,你们跟着前面人走,走了这么多场群演戏,应该都有经验了。”
“对头,放心吧,李导,这种场面戏,咱们利索的紧!”
村民们很是乐呵,这一个月来,每个人光走群演就有两千多的外快,这还是农忙完之后的兼职。想想户头上的几亩水稻田忙活半年也挣不到这些钱,这些村民倒是希望剧组能够长久的留在这里了。
“镜头高吊,对对对,镜头跟着扫雷的‘鬼子’走,光圈小一点。2号机位准备切换,切换!”
镜头一下来到最前面的两个群演面前,他们的扫雷动是专门培训过的,扫完就插一面小旗。
“咔!下一场,雷主任、大勇和赵家三叔准备!”
剧组转场到泥土路旁的山头之间。
山石背景,小松树迎风摇曳。潘健顺出演的雷主任、余涛饰演的大勇以及范向南饰演的赵家三叔三个人居于其间。
李南池拿着小喇叭说,“余涛,你手往下指的姿势要有力,别软塌塌的。说完台词之后,雷主任你的手不要搭在大勇的肩膀上,而是放在胳膊肘子上就行。赵家三叔身体不要晃,咱们民兵武装,要的也是站得正,坐的直!”
在正式开机开拍之前,一场戏都会先演练一下,再由他指出不满意之处,改正之后再开拍。众人也已经从最开始的不适应到现在变得习惯,按照李南池的要求调整姿势。
开拍后的这一个月里,他们见识到了什么叫做吹毛求疵。在他们眼里都属正常的镜头,都被李南池抽丝剥茧般的挑出问题来。寻常一句话一个动,都有可能让他不满意。
现在,拍摄已有个把月,电影进度已然过半。哪怕心中对李南池的吹毛求疵感到不解,但看到监视器里已经成型过半的片子,所有的不解都化为了佩服。
即便是为同学,亦或是为舍友,看向李南池的目光已经不将其为一个同辈人看待,这种组织领导和从容掌握剧本大局的能力,就算学校的实验厂也做不到。
而跟着后面拍戏的副导演黄飞,除了协助拍摄镜头外,就一直坐在一旁琢磨着李南池拍摄抗战镜头的讲解,时常口袋里揣一个小本子。
“好,各组准备,开拍!”
镜头开机,雷主任、赵家三叔和大勇三个人从山头石路与小松林间演出身来。
三人探出身体朝下看,大勇手指着山下土路说,“雷主任,鬼子的放大镜...噗!”
饰演大勇的余涛忍不住笑了场,“扫雷器”被说成“放大镜”,还要手指着认真说出来,他刚才一直绷住的笑点没奈何就破了功,连动着一众同学都哈哈大笑起来。
虽然整个剧本是严肃的,但在台词设计上,无论是之前儿童团员称呼地雷为“铁西瓜”,还是现在大勇称呼“扫雷器”为“放大镜”,这种诙谐的名词指代,都很是逗人一笑。
在严肃的基调下说出突然迸溅出来的诙谐词汇,这对于没有多少经验的新人演员掌控本身情绪的能力而言,可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余涛先向从监视器前探出头的李南池告饶,“我的,我的,下次保证不笑。”
然后跳脚到旁边,呼哈哈的对着远方天空狠狠大笑之后,重新揉揉脸站到镜头之前......
下午,是属于鬼子的高燃镜头:渡边的工兵突破了地雷,进村扫荡!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石破天穿越令狐冲》《修仙:我在现代留过学》【火趣阁】《绿茶女配有什么坏心思呢》《云朵和山先生》《转生哥布林,但母亲是白毛精灵?》《帝皇的告死天使》《高武纪元》《漫画路人自救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