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笔趣阁】地址:bixige.com
第一百二十七章
这场哭戏之后,
祝慈明显感觉到自己对人物的理解更加深入了,后面的几场戏份拍摄出来愈发灵动。
这种感觉很玄妙,以前的她拥有非常成熟的表演技巧,
没有人能说她演得不好,
但和现在比起来,
就多了一丝工整,
少了一分神性。
其实祝慈从《对决》开始,就一直在用方法派和体验派对半的方式在表演,
对比其他演员,她的优势在于扎实的童子功和文化底蕴。
很多人最欠缺的就是对文字的理解力,他们只会照本宣科,
注重片段式的情绪爆发,
却忽视了最重要的人物逻辑,
无法塑造出一个让观众信服的真实的人。
打从一开始和系统绑定,
祝慈就在一步步规划,像海绵一样,
提前十年开始从各方面打磨自己。
别人家的孩子在无忧无虑地玩闹,她却在看不到的地方疯狂输入名师教导,
一分钟都不浪费。
即便是一块朽木,也足够吊打那些只上过四年科班甚至非专业的“演员”了,更何况祝慈本就非常聪明。
为了让自己的表演看上去更有“灵气”,祝慈还用过一次系统药剂,
提升自己的情绪敏[gan]度,方便共情角色。
果然,通感室与药剂双管齐下,
之后的每一个角色她都无往不利。
而能被选入《沪商》的配角们,每一个都最少在娱乐圈摸爬滚打了十几年,属于演技派中位于金字塔顶端的那一小部分。
就比如说《春和景明》的徐策、《人间百味》的崔润和,也就是在剧播时吃了一段时间的红利,三月剧粉一散,他们最多只接触到更高一级的资源,想要真正提升咖位,还需要好几年的努力。
但两人只要同框,祝慈就是绝对的戏眼,与老戏骨演得有来有回暂且不提,还隐隐有控场的能力。
而饰演时珠云的过程,让她终于在入行这么多年后,冥冥中懂了何为“开窍”。
那种丝滑流畅,得心应手的感觉,让祝慈无比着迷。
在这些大佬眼中,祝慈以前的作品只能算尚可,还不足以打动他们下凡。
没几个人能做到像祝慈这样,每部戏都是上升的阶梯,反响平平甚至扑得无声无息,才是他们的常态。
不过经过这段时间的朝夕相处,即使用最严苛的标准去看,也不得不承认,祝慈的演技足以配得上她的盛名。
他们大多已经功成名就,几年才接一部戏,也就孙怀英这样的大导才能把他们聚在一起。
不用反复思考这个镜头是否有层次,也不用过分关注肢体动作和表情,就是简单地把那个与她共生的灵魂表达出来就可以。
时珠云嫁入王家之后,社交圈拓宽了许多,饰演王家大夫人,也就是时珠云婆婆的蔡芳洁是一位国家二级演员,和祝慈有大量的对手戏。
再加上她飞升的速度实在太快,只要短短一年时间,以前合作过的演员,除非是吕璋这样过硬的实力派,想再和她二搭,都是不可能的事。
因为祝慈的作品还是太少,相比于圈内人手十几部戏的现状,她上大学这六年以来,已播的只有八部,不过是每一部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而已,数量确实不多。
所以直到《沪商》,他们才跨过荧幕,见到了这个格外年轻,还是个孩子的三金影后。
组里的其他配角本来只是从新闻通稿和周围人口中听说过祝慈的大名,知道她年纪轻轻,就有了一长串吓人的奖项,红透半边天,但是没怎么和她合作过。
但是,剥离开系统的帮助,
祝慈的天赋只能算中上,和那些真正老天爷赏饭吃的神级演员无法相比。
她只是天道酬勤,用不要命的努力补上了那一截小小的差距。
本来还担心她的演技会不会是团队营销出来的,实际上言过其实。
这可不是蔡老师在让她,完全是祝慈自己发挥的结果。
孙怀英对她的态度越发慈爱,很少有演员能这么合他的脾性,老爷子本以为拍《沪商》少不了对演员的费心调教,没想到进步神速的祝慈能让他如此省心。
这八部戏加起来,和祝慈真正对过戏的演员放在偌大的娱乐圈,并不算多。
“老孙啊,你可真会找,这姑娘的悟性太恐怖了。”休息间隙,蔡芳洁和孙怀英坐在塑料凳上闲聊,谈到了祝慈。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成为巨星前的准备工作[娱乐圈]》转载请注明来源:笔趣阁bixige.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